2025年4月15-16日,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学东赴扬州市、泰州市和淮安市调研“百万林木良种进乡村”公益行动,深入林间地头和基层林农,实地了解公益行动组织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基层诉求。

围绕订单育苗和定向供应,王学东一行先后走访了省林科院薄壳山核桃订单育苗圃地、淮阴区林苗圃杨树订单育苗圃地,以及江都区、高港区薄壳山核桃订单用苗试验点和淮阴区杨树用苗点等地,并参观兴化沈伦村薄壳山核桃高标准果园、订单供苗林间课堂和初加工工厂。王学东指出,“百万林木良种进乡村”公益行动启动一年多以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秉承为民务实和强林兴林的工作理念,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充分挖掘林地、园地、水工用地、未利用地的潜力,推动杨树雄性良种和薄壳山核桃良种容器苗的推广利用,在全省多地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为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种苗保障。

王学东强调,该项工作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源于工作组织推进机制的创新,更得益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但今年以来,我省气温总体偏高,降水持续偏少,苗木成活率面临严峻挑战,各地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统计苗木移栽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科学分类做好浇水、施肥、截干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坚决打好应对极端气候天气的“保苗战”。各供苗单位要加强圃地管理和育苗设施建设,为“百万林木良种进乡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纯正的良种壮苗。

调研过程中,王学东还赴扬州市海棠国家种质资源库、观赏竹良种繁育圃和蓓蕾花木盆景园开展种质创新和种苗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并与江都区花木产业有关负责同志深入交流探讨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转型升级工作。王学东指出,我省是苗木产业和种质创新大省,全省苗木种植面积234.4万亩,年产值约300亿元,建有省级以上林木良种繁育圃和种质资源库55处。江都是传统花木之乡,拥有丰富的乡土优势特色品种和专业技能人才,希望江都能把传统融入现代、把美丽做成经济,积极参与我局正在组织推进的“新优林草种苗云畅享”公益行动,实现苗木主产区与种苗龙头企业、涉种科研院校在基础设施、品种技术、发展人才、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共享共赢,赋能全省种苗产业高质量发展。
“百万林木良种进乡村”启动以来,我局组织排入生产供应计划良种苗木70余万株,去冬今春免费供应杨树和薄壳山核桃良种苗木35万株,组织开展栽前栽后的点上指导和集中技术培训等活动100余场,新增、更新国土绿化面积约2万亩,惠及林农3000余人。我局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科学谋划“百万林木良种进乡村”的政策和举措,让更多优质良种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